產后寶媽出現“石頭奶”怎么辦?
很多人應該都沒聽說過產后“石頭奶”,因為這只是通乳師們的一種叫法,用來形容乳房漲奶脹的跟石頭絲似的,硬邦邦的,出現這種情況新媽媽們可是要受苦的,乳房像兩塊大石頭似的,有時候可能壓得連胳膊都抬不起來,還有些媽媽們可能脹的連腋下都會出現副乳疙瘩。那么為什么會出現石頭奶呢?我們有該怎樣避免石頭奶出現呢!今天就在這里說說吧!
什么是“石頭奶”?
這是通乳師門的一種業內叫法,通常用來形容乳房漲奶的嚴重程度,跟石頭一樣。這種情況說明漲奶已經十分嚴重了。寶媽特別受罪,胸前像兩塊大石頭,壓得連胳膊都抬不起來,還有的媽媽脹的腋下出現副乳疙瘩。
石頭奶出現的原因
1、乳頭不正常,這個是造成石頭奶的主要原因,一般乳頭凹陷或短小的媽媽們出現漲奶的,比例遠遠高于正常乳頭的媽媽們。乳頭正常的,寶寶出生后就可以有效的吸到乳房,等到來奶后,即便乳腺不是很通暢寶寶多少也會吸出部分乳汁,這樣來奶后乳房就不至于出現很硬。但是如果是乳頭短小的媽媽們就不同了,從產后的第1天開始,寶寶就沒有吸出乳汁,以至于來奶后寶寶同樣吸不出乳汁,淤積了幾天的乳汁肯定特別硬,所以就出現了石頭奶。
2、寶寶因為特殊原因不在媽媽身邊,沒有勤吸,媽媽來奶后同樣也容易出現乳房脹硬的居多,如果因為之前寶寶吸過幾天,乳房出現脹硬的情況相對好很多,雖然好很多但媽媽們一樣會造成乳房淤積出現硬塊,所以及時排奶疏通好硬塊是媽媽們一定要做的,不然淤積越久硬塊越硬,往后就不單單是奶量少的問題了!
3、奶量多的媽媽們,雖然寶寶吸的很頻繁,但因為奶量多,所以媽媽們也會出現“石頭奶”。
“石頭奶”的產生和乳頭之間的關系?
1、乳頭不正常是造成石頭奶的主要原因。一般乳頭凹陷或短小的媽媽們出現漲奶的比例遠遠高于正常乳頭的媽媽們。
正常乳頭的,孩子出生就可以有效的吸到乳房,等到來奶后,即便乳腺不是很通暢孩子多少也會吸出部分乳汁,這樣來奶后乳房就不至于出現很硬。但是乳頭短小的媽媽們就不同了,從產后的第1天開始,孩子就沒有吸到,以至于來奶后同樣吸不到,積攢幾天的乳汁肯定硬的厲害。
2、特殊情況不能及時吸奶。尤其是孩子出現黃疸的時候,有可能會住院照燈,所以不能在媽媽身邊勤吸。
3、媽媽剛開始來奶,乳房也容易脹硬。但也許孩子已經吸過幾天,所以這種情況下的乳房脹硬,情況相對好很多。但媽媽們如果不小心,一樣會造成乳房淤積出現硬塊,所以及時排奶,疏通乳腺是媽媽們一定要做的。
4、奶量太足。奶量多的媽媽們,雖然孩子吸的很頻繁,但因為奶量多,所以媽媽們也會出現“石頭奶”。
5、乳腺不通。一開始就喂奶粉的媽媽們,很多媽媽有個誤解,乳房軟軟的沒來奶就沒讓孩子吸,2-3天后一旦來奶,不通暢的乳腺造成石頭奶的也很多。
所以要想乳汁多,要想乳腺通暢,要想不受苦,產后讓孩子頻繁的吸奶是避免上述所有問題的根本!
如何避免“石頭奶”,出現這種情況怎么辦?
對哺乳期的媽媽來說,漲奶是一件很常見的事,但因為有輕有重,有的很快就過去了,有的卻成了“頑疾”。
產后的兩內是還沒來奶的,但乳腺內有一些清清的粘液,這些液體很黏很容易堵乳腺,喂奶粉前讓孩子有效的頻繁吸,孩子不但吃到稀有的初乳,乳腺也被吸的非常通暢,這樣奶量越吸越多,孩子才更愿意吸,媽媽也避免乳房出現脹硬!
如果孩子不吸怎么辦?
這時媽媽一定要有耐心,喂奶時要注意孩子的有“效吸奶”,如果你的孩子一次能吸一個小時,可一放下就醒了,這說明孩子有效吸奶也就幾分鐘,其他時間都是吸吸睡睡。
如果孩子一吸就哭,那就盡量不讓孩子接觸奶嘴,特別剛出生的2-3天內,一定要先吸乳房再用小勺。如果孩子一吸就睡,媽媽應該調整抱孩子的姿勢,時刻關注孩子的有效吸奶時間,不要讓孩子睡著等。
雖然有說盡早喝湯,就是3天后喝湯的說法,但個人覺得就算5天后喝下奶湯都不遲。
現在來奶普遍比較晚,不是刨婦產就是吸奶少,來奶都是在3天后,所以過早的喝下奶湯,只會增加乳房脹硬風險,所以一定還是喝的清淡些好,如果5天后乳房通暢,再喝也不遲。
熱敷乳房雖然當時很舒服,但過一會乳房可能脹硬的更厲害,所以一旦乳房有脹痛感,最最有效的方法,是讓孩子吸,即便孩子吸不到也要讓孩子吸,因為此時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孩子的小嘴了。因為如果發展嚴重,即便找通乳師,還是要受點罪的,所以不如讓孩子提前多吸。
如果你不想等著漲奶,除了早早預防之外,就盡早與通乳師保持聯系吧。一有問題,立即咨詢,因為這種乳頭的媽媽,出現漲奶的幾率很高,而避免的辦法卻很單一,所以就做到早預防早處理吧。
積攢成“石頭奶”的媽媽,漲奶一定不是一天兩天了,這個時候,平常的方法可能不管用了。為了避免媽媽的痛苦,我們應該盡早告知媽媽去醫院打消炎針。
怎樣避免和化解漲奶變成“石頭奶”?
產后喝湯有講究,最好等到產后1周再喝,那些讓你產后3天就喝的,基本是沒考慮到時代性,現在的產婦營養絕對跟得上,只要飲食上搭配好,完全沒必要喝湯來補,所以盡量推遲喝催奶湯的時間吧。
多吸奶跟有效吸奶的區別在于,前者是磨洋工,后者才是動真格。有的媽媽說,我每天讓寶寶吸到12次以上,還是少奶,奶結還是不散,怎么辦?
因為你這是典型的假吸奶啊,寶寶看上去在吸,其實只是在瞎費力氣,吃著吃著就哭起來,建議寶媽調整哺乳姿勢,找到和寶寶最佳的配合角度。
除了保證有效吮吸,還要保證吮吸頻率,產后沒有奶也要讓寶寶吸,有的媽媽產后幾天內還沒來奶,但乳腺內有一些清清的粘液,這些液體很黏很容易堵塞乳腺。
喂奶粉前讓寶寶有效地吮吸,不但寶寶能吃到稀有的初乳,媽媽的乳腺也能被吸得非常通暢,這樣奶量越吸越多,孩子才更愿意吸,媽媽也可以避免乳房出現脹硬!
有些堵奶的媽媽認為奶水不足,寶寶不愛吃奶,干脆就靠喂奶粉吧,如果隔幾天媽媽奶水又多起來了,因為乳腺是堵著的,也會造成“石頭奶”。所以要想乳汁多,要想乳腺通暢,要想不受苦,產后讓寶寶頻繁有效地吸奶是避免石頭奶的根本!
避免寶寶一吸乳頭就哭的方法,就是盡量不讓寶寶接觸奶瓶的奶嘴,特別是剛出生的寶寶,2-3天內最好先吸乳房再用小勺喂,防止寶寶乳頭混淆以后不吸媽媽的乳頭。
避免寶寶一吸就睡的方法,無非是媽媽把抱寶寶的姿勢調整好,時刻關注寶寶的有效吸奶時間,不要讓寶寶睡著等。
媽媽剛開始有奶的時候,也會出現漲的情況,不過很多時候寶寶吸一段時間也就好了,但是如果不及時排奶,會越堵越厲害。
如果平時媽媽在非喂奶時間漲奶,可以用手擠奶或用吸奶器來緩解乳房脹痛,排空乳房可以有效預防堵奶,也可以防止因堵奶造成的奶水變少。
一般性的堵奶,我們建議熱敷,但堵成石頭奶就別熱敷了,最好選用冷敷的方式,因為嚴重堵奶時熱敷會加重病情,而冷敷不僅舒服還可以緩解腫脹,出發點是讓你少受點罪,如果寶寶還要吸奶,你也可以忍耐。
能堵成石頭奶,說明情況已經到了并非你能控制的階段。找有經驗的催乳師,讓她幫你做做通乳,把積奶排一排;再不行的話,直奔醫院,醫生會根據實際情況或打點滴消腫,總之不要硬扛。
頑固的石頭奶不是一天兩天能解決的,即使做了通乳,醫院打了針,也還需要一段時間過渡,最終等你的身體自我完善。
千萬要記住,寶寶的嘴才是最好的良藥,讓寶寶多吃奶是緩解漲奶最有效的辦法,如果寶寶有特殊情況不能吃奶,可以用手或者吸奶器來代替,這樣可以很好的避免“石頭奶”的情況發生。
漲奶怎么擠奶
將拇指、手指和中指分別放在乳頭后面約2.5-4cm的地方;手指所在的地方不一定在乳暈的外圍,因為每個人的乳暈大小不同。拇指在乳頭上方,另外2個手指在乳頭下方,形成字母C的形狀。手指所在的地方下面必須是儲存乳汁的乳竇。切記,手不要做成杯形托住乳房。
像胸部方向推;手指不要分開。如果乳房比較大,先向上托起,再向胸部方向直推。
拇指和另外兩個手指向前轉動,要像要壓出指紋一樣;拇指和另外手指的轉動可以按壓和清空乳竇,而不會傷害乳房組織。
有節奏地重復上述動作,使乳竇中的乳汁排出;放、推、轉、放、推、轉。
轉動拇指和另外兩個手指的位置,擠其他乳竇中的乳汁。每側乳房都應該兩手都應該用到。
漲奶使用吸奶器的注意事項
每次使用吸奶器前,請拆卸所有組件,用洗碗機或中性洗滌劑將其刷洗干凈,請勿使用殺菌劑或去污劑,然后放入蒸汽消毒器來消毒或在沸水中煮上五分鐘亦可。
外出旅行途中保持吸奶器處于消毒狀態。
a、寶寶已吃飽而乳房中的乳汁尚未排空時,應用吸奶器將多余的乳汁吸凈。
b、寶寶太小或體力太弱不能吸吮乳頭時。
c、哺乳媽媽不能按時哺乳,以致乳汁充溢時。
d、乳頭破裂或皸裂而疼痛不能用以直接哺喂嬰兒時。
e、在哺乳媽媽服用某些可能對嬰兒有害的藥物期間,應停止哺乳,這時應按時用吸奶器將奶吸出。
- 標簽:新白娘子傳奇電影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