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讓鄰居搭便車,車被撞鄰居受傷自己還要賠錢?杭州男子想不通了
早晚高峰,堵車、堵心。于是,不少上班族選擇搭車上班通勤。但是,潛在糾紛也隨之產生,倘若搭車途中由于駕駛員的原因,發生了交通事故,導致了“搭車人”的人身損害,駕駛員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家住杭州蕭山樓塔的小陳,平時在北干街道的某科技公司上班。一日,鄰居老俞恰巧要去蕭山區市民中心辦事,二人一商議,小陳便好心讓老俞搭自己的便車。卻不曾料到,才開出家門沒多久,便與一輛超載超速的中型貨車相撞,導致坐在副駕駛的老俞四處肋骨骨折,多處內臟損傷。事后,交警事故認定,貨車駕駛員為主責,小陳為次責,老俞無責。
6個月后,老俞傷勢基本恢復,便聯系貨車駕駛員和保險公司主張賠償。 但令小陳郁悶的是,老俞也向小陳主張了賠償。小陳很是委屈,他心想:自己明明是好心好意給他搭乘便車,怎么我好事沒做成,反倒還要額外賠償一大筆錢?
那么,上述案例中,免費搭乘便車的老俞有權向小陳要求賠償嗎?
律師分析
浙江王建軍律師事務所的朱俊律師分析說,小陳無償為老俞提供搭車便利的行為,在民法理論上,主流觀點認為這種“順風車”的善舉屬于好意施惠行為而非合同行為。所謂好意施惠行為,是指為增進與他人間情誼而作出的不受法律拘束的利他行為,其核心特征在于無償性與不受拘束性。
本案中,小陳因為順路而給鄰居老俞提供搭車便利,該種善意的表露顯然并不旨在為自身增設一項“務必妥善送達”的義務,小陳和老俞二人就搭車事宜達成一致時,既沒有受法律約束的意思表示,更未因此而明確自身相應的給付義務。
關于提供免費搭乘便車后發生的損害賠償責任界定,在現行生效法律規定中并不明確,各地人民法院對此類糾紛的判決也觀點不一。
不過,在即將生效的《民法典》對此類糾紛有了明確的制度安排。《民法典》1217條規定:非營運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無償搭乘人損害,屬于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的, 應當減輕其賠償責任,但是機動車使用人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除外。
當然,根據該規定,適用該法條的前提是:第一,為非營運機動車,即不以盈利為目的的機動車輛;第二,為無償搭乘,意味著駕駛員并不基于這一趟的搭乘收取搭乘人任何費用。
律師提醒說,即使搭乘人受到的損害確確實實與駕駛員的行為有直接的因果關系,但這樣的因果關系也不足以完全否認掉最初駕駛員同意提供“順風車”時的那一份善意,這樣的善意是值得我們用“更柔軟”的法律責任來細心呵護的。
西塞羅說:“如果從生活中排除掉親愛和情誼,那么生活也就會失去一切樂趣!狈ú贿h人,面對人與人之間豐沛而旺盛的情感交往,民法應當適時地保持一種謙抑的態度,通過合理的技術調整手段,以體現對好意施惠者的寬容以及友善社會風氣的鼓勵。
網友熱評:
@我是一片云:堅決反對,純粹一白眼狼,這種先例一開,誰來學雷鋒?
@萬萬:傷著是怎么好意思找好心人要錢的?
@夢的海洋:好心辦壞事,引以為戒吧。
來源:蕭山司法
來源:蕭山司法
回復【包包】,獲取通勤包、輕奢包推薦;
回復【問卷】,參與公民同招問卷調查;
【探店】,隨機得杭州特色小店攻略; ,獲取杭州小客車競價攻略; ,獲取杭州寶藏淘衣地點; ,獲得杭州菜場攻略; ,獲取杭州網紅奶茶及夏日最新飲品; ,查詢杭州網紅面店攻略; ,獲取5號線周邊美食攻略;杭州一小區業主明明有鑰匙卻進不了家門,旁邊幼兒園做法好絕
01
多的上千少的不到一百,開學后家委會收的這筆費用讓人疑惑
02
點亮轉發
- 標簽:眼睛哭腫了怎么消腫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