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溢奶、吐奶怎么辦?
小寶寶經常溢奶或吐奶,很多媽媽都會感到很緊張,擔心寶寶是不是生病了,會不會因此而營養不夠?
其實,溢奶和吐奶是小嬰兒最常見的生理現象之一,常見于4-6月齡內的小寶寶。大部分寶寶溢奶和吐奶的情況會在6月齡前后逐漸好轉,少數寶寶可能會持續到學步期前后才有所改善。
小寶寶吃完奶以后,乳汁順著寶寶的嘴角流出,或者隨著打嗝噴出,或者在寶寶情緒很興奮、動作幅度很大的情況下,很多乳汁會一下子從口腔、鼻腔噴射而出。噴射狀吐奶常常令人害怕,但若只是偶爾發生,且寶寶生長發育不錯,精神好,飲食佳,在溢奶、吐奶時沒有痛苦和不舒服的表現,家長就不必為此感到憂心忡忡。即使是從鼻子里噴出奶液(奶塊)也挺正常,因為鼻子和口腔本來就相通的。
溢奶和吐奶與寶寶的消化器官的解剖特點有關。新生寶寶的消化系統尚未發育成熟,胃容量小,呈水平位,且胃的出口(下口)幽門括約肌緊,入口(上口)賁門括約肌松,食道或胃內容物很容易逆流到口腔外,尤其在寶寶吃得過快、吃得過飽、吞咽入大量空氣或吃奶后興奮運動時。
吐奶確實也會是一些疾病的伴隨癥狀。如果寶寶吐奶的同時,精神不好,吃奶不香,伴隨腹脹、腹瀉、哭鬧等各種不舒服表現時,要考慮盡早就醫。新生兒腹膜炎、腸梗阻、腸套疊、肺炎、食道閉鎖、腸道閉鎖等都可表現為吐奶。
如果嚴重的溢奶、吐奶應該怎樣做?
掌握喂奶的時間
乳汁的排空時間大約為2-4小時,過于頻繁喂奶,胃內前一次的乳汁尚未消化完,會影響下一次的吃奶量,而且胃容量擴張,會導致溢奶、吐奶的現象加重。此外,也不要等寶寶過度饑餓時才喂奶,容易吃得過多而發生吐奶。
調整喂奶的姿勢
可以嘗試讓寶寶半臥位或著豎抱寶寶喂奶,讓寶寶的身體有一定的傾斜度,乳汁就容易通過胃的出口進入小腸。
給寶寶豎抱拍嗝
喂奶結束后,可以讓寶寶趴在媽媽的肩膀上,媽媽用空心掌輕輕地扣拍寶寶的后背,幫助寶寶把吃奶時吞咽下去的空氣排出來。母乳喂養的寶寶,如果吃奶姿勢正確,通常不太容易吞咽下空氣(所以說,吃奶后拍不出嗝也很正常,沒有必要一直拍嗝);奶瓶喂養的寶寶,可以在喂奶的過程中暫停幾次,拍嗝后繼續喂奶。
右側臥位防誤吸
吐奶并不可怕,但是誤吸入呼吸道會發生窒息。墊高上半身(頭高腳底的斜面)和右側臥位可以預防吐奶和誤吸。
此外,在安靜、輕松的環境中喂奶,避免噪音、強光等各種刺激;奶瓶喂養的寶寶要選擇適合大小的奶嘴孔,奶嘴孔過大出奶太快容易嗆奶,奶嘴孔過小吸奶費勁容易吞咽下過多空氣;喂奶以后不要立即逗寶寶玩耍。
- 標簽:若風巫師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