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痢疾,如何護理?
小兒痢疾多發于春夏季節,為腹痛、里急后重,排粘液或膿血便為主癥的腸道傳染病。多因外受濕熱疫毒之氣,內傷飲食生冷,積滯于腸中所致。證分虛實,辨分濕熱孰重。實證,治用清熱化濕、涼血解毒、消積導滯等法;虛證,用補中益氣、收澀固脫等法。熱重于濕,宜清腸解毒,用白頭翁湯,濕重于熱,宜清腸化濕,用芍藥湯。
病理特點
小兒痢疾多發生在春夏兩季。傳播途徑主要是通過病人或帶菌者的糞便以及由帶菌的蒼蠅污染日常用具、餐具、兒童玩具、飲料等傳染他人;季〉幕純狠p者常以發熱、腹痛、便后有下墜感及伴有粘液便或濃血便為主要癥狀。重癥者可突發高燒、昏迷、抽痙、呼吸不暢等中毒性腦病癥狀,有的甚至會出現面色蒼白、發紺、四肢冰冷、脈搏細弱等休克現象,如不及時送醫院搶救治療,會導致生命危險。預防的關鍵是防止“病從口入”。
注意環境衛生、飲食衛生尤為重要。積極滅蠅、滅蚊、滅鼠,消除蚊蠅滋生場所,保持室內外清潔衛生,培養孩子飯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類蔬菜瓜果、不隨地吐痰、不隨地大小便的衛生習慣,以減少和控制腸道傳染病的發生,F在市場活躍,各類水果、飲料品種繁多,千姿百態的廣告最吸引小孩,由于少數偽劣產品充斥市場,稍不留意,就會導致一場悲劇。敬告各位家長,教育孩子不要貪食冷飲、冷食,購買時一定要注意廠家商標、出廠日期、有效期、有無變質等。在炎熱的夏季,飲食要多以清淡為主,多吃大蒜,多喝開水。餐具、洗碗抹布、水池、廁所每周用消毒液浸泡20分鐘左右,以免染上疾病。小兒患痢疾應該重視,一旦發現應盡快送醫院檢查就診,做到早發現、早隔離、早消毒、早治療,盡快妥善處理患兒的大便,以免流失造成傳染。
臨床表現
急性菌痢大多為濕熱痢。用芍藥湯加減治療急性菌痢60例,結果在體溫恢復、主要癥狀消失、大便常規恢復、大便培養轉陰、末梢血象好轉和毒副作用等指標上效果均優于對照組(復方新諾明,口服)。本方由白芍、黃芩、黃連、黃柏、檳榔、馬齒莧、廣木香為基本方,隨證加減。有清腸化濕、調和氣血、通腑導滯的作用。藥理研究表明,黃芩、黃連、黃柏、馬齒莧等均有抗痢疾桿菌的作用;白芍有抑制痢疾桿菌、解痙止痛的作用;木香、檳榔增強腸蠕動,緩解胃腸脹氣;檳榔還能抑制腸內異常發酵,促進炎性滲出物排出等作用。[1]陳中洲用苦參薤白湯(苦參、薤白、山楂、當歸、木香、甘草、白芍等)治療痢疾78例,總有效率達95%。本方重用苦參,苦參清除腸中濕熱,F代研究表明,苦參中含的苦參堿有抗痢疾桿菌的作用。薤白頭辛通滑利,有溫中通陽之功,能化穢濁之氣;木香、當歸行血調氣,白芍、甘草緩急止痛,諸藥合之,共奏清熱化濕解毒、調氣行血導滯之功。
用加味椒艾丸治療小兒菌痢101例,療效滿意。方為烏梅、艾葉、川椒、赤石脂、干姜、檳榔、黃芩、黃連等組成,全方寒溫并調,具燥濕運脾,導滯清痢之功。現代醫學研究,川椒、艾葉、干姜為胃動力藥,能促進胃腸功能恢復;烏梅改變胃腸道酸堿度,不利細菌繁殖生長;黃連、黃芩對痢疾桿菌有強大的殺滅作用;赤石脂有吸附作用,能大量吸收病理產物,使之排于體外,減輕全身中毒癥狀。采用辛開苦降、寒溫并用、補瀉兼施、具有調和腸胃之功的半夏瀉心湯治療本病,取得良效。
用止痢湯加甲氧芐氨嘧啶治療菌痢472例。止痢湯(由干石榴皮、白頭翁、黃柏各30g加水300ml,煎至100ml),每次30ml,1天3次口服;TMP每次0.2g,1天2次口服,2天為1療程,未愈可再服1療程。兒童酌減。止痢湯中石榴皮內含鞣酸,有固澀作用,體外試驗時對痢疾桿菌有抑菌、殺菌作用,敏感率83.7%;白頭翁含有白頭翁素,有鎮驚、鎮痛、抗痙攣作用,對腸黏膜有收斂作用;黃柏清熱解毒燥濕,二藥體外實驗對痢疾桿菌均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a、貼敷法:
用“貼臍止瀉餅”治療本病106例,取得較好療效。
方藥配制:
羌活、白胡椒、肉桂、丁香、青皮、肉果、木香各2g研成細末,以去核大棗4枚,生姜、小蔥各10g,搗爛如泥,與藥末攪拌均勻,再參入適量煉蜜,作成錢幣大小的藥餅。
使用方法:
藥餅貼于臍上,以繃帶圍腰1周固定臍上,每6-8小時換藥餅1個。此方具有散寒溫中,止痛止瀉功能。
b、灌腸法:
用大黃灌腸液治療小兒急性菌痢62例,有效率達96.8%。
此方配制:
生大黃30g,加水500ml,武火急煎15分鐘后,去渣成200-300ml藥液,冷卻備用。每次30-50ml肛門灌注,盡可能保留藥液1小時以上,以利藥液吸收。生大黃具有攻下積滯,清熱瀉火解毒,活血化瘀之功,F代藥理研究,大黃中的有效成分對痢疾桿菌有明顯的抑制作用。運用生大黃煎汁灌腸可使有效成分不經胃和小腸的破壞直接進入病變的結腸和直腸而發揮作用。
小兒痢疾有效方藥
用新鮮馬齒莧糖塊(將新鮮馬齒莧搗汁,煎沸加蔗糖制成糖塊。每塊重3g,其中含生藥馬齒莧10g,蔗糖2.5g,水2ml)。2.5-4.5歲每次2-3塊,4.5-6.5歲每次3-4塊,每日2-3次,連服7天。與對照組用痢特靈片5-10mg/(kg
- 標簽:武夷山茶博會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